加入书架

设置背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预言(1/4)

作品:《鬼喘气

看到这神农尝白草的石板后,我们都被勾起了强烈的兴趣,忍不住开端持续往下看。第四块画的是两人对战,一人的一个头,三张脸,八只手,每只手都拿着兵器,这形象,和神话传说中蚩尤的形象很接近,应当就是蚩尤。

在这两人中间,还隔着一辆石车,车上有个小人儿,手指前方。这第四块,应当是记载着天子制作出指南车和蚩尤大战的典故。再往下看,多是些神话人物,渐渐的,便步进夏商周时代,有夏桀与妹喜,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又有武王伐纣,再又焚书坑儒等等记载,这些都是比较重要而又耳熟能详的历史,我有些纳闷,记载这样的东西,又什么意义?

再此过程中,还有几块石板是我们所看不明确的,但大致能推断出,应当是古蜀国的发展历史,我将这些内容,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古蜀国历史对照起来,到也能解释的通。

其上有蚕丛及鱼凫,开国迁氏族的记载,又有迁都的艰辛,期间还记载着战国七雄之乱,直至战国后期,秦灭蜀,按理说,古蜀国的历史就此便结束了,那么这些石板所记载的历史,也应当至此而终,而事实上,我们这时,才看了三分之一的石板。

蜀国都已经灭亡了,那么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石板,又记载着——— .{}{}{}{}.什么?

这石板上的历史,一直记载到了古蜀国灭亡,这就有些奇怪了,一个已经灭亡的国家,又是如何修建这座吞蚕古城的?敏皱眉道:“这时间不对,有驳论。她之前告诉我,吞蚕古城是古蜀国最西部的城池,古蜀国假如灭亡,这座城池也确定被占领或者空置,既然如此,这些石板就不该涌现。”

我点了点头,心说,假如石板上记载的历史,是发展到古蜀国中期,就没什么问题,但它却一直记载到了古蜀国灭亡。难道说,秦灭蜀以后,吞蚕古城的人幸存了下来?

所谓灭,便是寸草不留,假如古蜀国真的还剩下吞蚕一座城池,那也不能说是被灭了。

这毕竟是怎么回事?

或许,剩下的石板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带着怀疑,我们三人持续往下看,然而,越往下看,我们就越是震惊,当看到三分之二处时,我们三人几乎没有勇气再往下看了。

这石板上的字,我们固然看不到,但上面的图案,却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其中还有一块石板上刻着的是一个身着龙袍的女人,而且那女人穿着的衣饰,带有范例的唐朝时代的格。几乎所有人都猜到了这个女人的身份:千古女帝,武则天。

紧接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