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花倾城,原是旧人不弃2(1/2)
作品:《瀛海录之盛世长歌》原本以为要等上一会儿,没想到卓暮云进屋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就出来了,述瑶站在门口,摇着她的美人扇怔怔地看着卓暮云手里精薄的包袱,又伸长了脖子朝屋里看一眼,啧,一点儿女孩子的气息都没有,再看卓暮云一身小道士的打扮,嫌弃地摇了摇头,确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
卓暮云看述瑶撇着嘴目光嫌弃,解释道:“师兄说,虽然我们九英观收女徒,可是穿女装上下山不方便,家里只有我一个姑娘,又没人会梳头,这样方便点。”说着就要挽起述瑶的胳膊,“好姐姐,你别嫌弃我呀。”
采薇笑着接过暮云的包袱,道:“云姑娘,等回了红鸾阁,定要将你好好打扮打扮!”
述瑶边走边抬头叹道:“好好的姑娘家,都怪那几个臭道士,我看那李传风把自己收拾的像模像样,又是个惯会胡说八道的,只怕是他哄着你不叫你打扮好看就是了”
“姐姐,不是李传风”暮云陪着笑脸,扶着述瑶一路春游似的在九宫山走走停停,足足用了大半个时辰才下了山。
“云姑娘!”
暮云扶着述瑶上了马车,一只脚踩在踏上,听见有人喊她,回头看见住在山脚的白家老二站在不远处,白二见卓暮云回了头,立即快步上前,“云姑娘这是要出门?”
“嗯,去宁川城陪姐姐住些日子。二哥这是又去给白叔买酒了?”卓暮云见他提着一壶酒,便从袖中摸出一包药粉,递给白二,“是我师兄调的,哄白二叔喝一些吧!免得他喝完酒又头疼!”
“是,谢谢云姑娘。”白二接过药包,趁卓暮云不注意飞快地打量下马车,见车上挂着“红鸾”二字的木牌,料想是宁川城红鸾阁的车驾,这才放了心欲告辞回家,谁知还未等他张口,车帘已被人撩起,那人正倚着车门抬着下巴打量着他,白二慌忙低下头,道:“那就不打搅云姑娘了,我爹还等着酒,就先回家了。”
“慢着,”述瑶用扇子遮着阳光,侧着头盯着白二,凉声道:“这位公子看模样不像大盛人,凉国人?”
“十年前乌什内乱,家父带着小人逃过来的。”白二垂着眼睛,向述瑶见了礼。
“哦,我说呢,不过这寻常的乌什人逃难,去的要么离永州最近的西丰,要么是离漠城最近的定西,你们却一路跑到了宁川,又不住在城中,而是住在这山脚下,可九宫山下并无村庄,不过零星几户人家,你家这难逃的真是奇怪呢。”述瑶笑道,只是是双眼却全无悦色。
“姑娘有所不知,家母乃是宁川人,幼时就住在这九宫山下。”白二声音平静。
“原来如此,那便是我多心了。”述瑶不再理他,向卓暮云伸出手,“你再愣着不上车,可赶不上午饭了。”
卓暮云拉着述瑶的手上了马车,回头看了眼白二,“药若是吃完了,就去找我师兄。”转身进了马车,又从车窗谈出了头,“别找李传风!”
白二笑着点头,挥了挥手,提着酒头也不回的走了。
“那个白二,你认识多久了?”述瑶看着卓暮云问道。
“有七八年了吧。”
“他家中除了刚刚提到的白叔,还有什么人?”
“嗯有个大哥,还有个小妹。”卓暮云见述瑶神情严肃,疑惑道:“姐姐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只是最近宁川城里的乌什人太多了。”述瑶说完便不再看她,扭头看向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卓暮云看着她的侧脸,又转头看向采薇,采薇冲她摇了摇头,递给她一杯水,暮云便低头喝水不再说话,马车开始晃晃悠悠地向宁川城驶去。
卓暮云从小住在山上,每回下山不是步行就是骑马,打记事儿起就没坐过马车,是以根本不知道自己晕车,一路上干呕好几次,若不是没吃早饭,怕是已经吐出来了,她手脚发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