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艰苦选拔(1/4)
作品:《钢铁时代》旁边冯玉祥看出来杨元钊的目的,找到杨元钊,简单的交流了一下,冯玉祥说道:“百川,你先别急,这个特种部队,还只是 一个实验性的部队,人数也不会太多,顶天就是一个营级,你一个师长过去不合适!”
阎锡山还想坚持几句,说自己看好这个,却没有说出来,作为包头军方的实际统帅,冯玉祥拥有相当大的威信,最关键的是,他是从军事方面来说,部队虽然很厉害,也很新,但规模不大,他一个师长,还真的不太合适,降级,也没有降级的这么离谱的。
包头拥有超过5万的军力,从中间优中选优,特种部队作为一个强大的部队,合格的人员,恐怕只是少数,精挑细选的200人,能够坚持到最后的,恐怕只有一半不到,甚至只有3成。这样下来,特种部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之中,只会有四五十个编制左右,哪怕是破格的提升,让全部成为士官,提升编制,也最多是一个营级单位,如果人员太少,在一二十个的话,连级也有可能,因为各方面装备的不齐全,注定是一个小队伍。
阎锡山的请求被拒绝,因为冯玉祥的关系没有多说什么,可是心中却翻腾了起来,后面,整个包头新军,对于特种部队,对于特种 ww. 作战和小分队运作之中,最成熟也是最强的,就是阎锡山,他一直都关注着,甚至在自己的部队之中,进行了一些改良核试验。杨元钊的讲课,仿佛是种下了一粒种子。未来收获的,是真正军事创新的硕果。
特种部队的事情。只是一个插曲,也算是杨元钊对于包头军队的一种有益的提点,后面,就回归了主题,当天的晚上,主要讲述信息,第二天一天的时间,讲述了杨元钊对于无线电的理解,特别是后世对无线电的具体的作用。用这一个个的见解,启发众人对无线电的开发。
众多军官发挥想象力,开始讨论无线电的具体运用,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比如,不用集结兵力,借助着无线电的指挥,把方圆10公里的力量,秘密集中到一起。这会让对手摸不到头脑,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不过,众人讨论更多的。其实还是对手的,无线电有很多的好处,却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加密的情况,哪怕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可是战场之上,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当电台下放到连一级,甚至是排一级的时候,一旦被对手获取了密码本,整个部队的秘密说不定就会被别人掌控,这必须要提前预防。
对于这些预防的手段,杨元钊不算熟悉,也就没有加入进去,现代这个时代,就算是无线电信息都处于最初级的阶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