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设置背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 商会(一)(1/5)

作品:《第三极崛起

找到新思绪,薛儒的精神头恢复了,每日上班时间那是脚步生风,张恒百姓都知道每日清晨在街上神采奕奕的中年人是他们的父母官,这样的父母官以往还没见过,他们心里有些许期待。

也是做过县长,独挡一面很久的人,薛儒和赵子赟商谈后,市府的人开始领教他的风格,与陈淑珍风风火火不同,薛儒沉稳,但对进站盯得很紧,想要找借口搪塞他不太可能,当然,薛儒也有个坏毛病,这是从阳高带出来的,他关注细节,这让手下人头大不已。

这不,民国元年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的延庆县人李志熙此时就被他问得哑口无言,身为建设局局长,李志熙不认为他不知道下堡到北方大学的新路宽度有什么问题,可薛儒这过不了,他很恼火的盯着李志熙:“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办事的能力!”

李志熙也有些恼火,不知道路的宽度有那么重要么?

“你知不知道北方大学经常会有大的汽车通过?这路窄了,不但会像上下堡一样拥堵,而且不安全!万一撞着学子,教授,你担当得起?”

李志熙开始流汗,“那我们就建宽些。”

“你出钱?”薛儒更火,“我们要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

再次流汗,不过国外留学回来,李志熙也见过不少,也喜欢道听途,他灵机一动,“我们在路两边建人专门走的路如何?”

刚想呵斥他胡扯,薛儒猛然发现这是个好法子,也是逼急了,李志熙思如泉涌,“这人专门走的路可以用青石铺,比路面高,这样车就上不去,还可以种些树隔开来!”

“就按你的办!”薛儒立刻同意,“尽快算算,要增加多少钱。”就这样,张家口第一条专用人行道诞生了,王颂见到,惊讶不已。

这些事繁琐,但不难,薛儒头大的还是工商业,他现在已经彻底放弃重现张恒皮毛业辉煌的念头,一门心思想着赵子赟的商业中心,下堡还好,本来也不大,市府、省高院和地方法院就占了些,察哈尔日报算是连哄带骗的被弄了进去,加上本身有的几个书局,勉强有些模样,薛儒现在在动员外省报界的几家察哈尔办事处搬过去,问题不是太大。

上堡和上下堡之间就有些麻烦,皮革作坊最多的就在这一带,包括大境门附近,他手里倒是有二十多间收回来的铺子,可没连在起!唯一有些欣慰的是赵家名下公司确实不错,正往上堡搬,连带着阳高出来的商人也自愿前往上堡,这几家不在乎钱,高价收购了都统府边上的铺子,重新改造,算是有规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