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竹杠(1/4)
作品:《第三极崛起》吴伯琴叹了口气,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知道越多,越不自由。而他又不能像王卓然那样被关起来,好在赵子赟承诺这一切三年见分晓,不长但也不短,吴伯琴不知道赵子赟所的三年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不过他选择了相信,相信这个突入沈阳给他带来新希望的年轻人。
“那好吧,三八式步枪的子弹和我们现在用的不一样,我计划新建一条生产线,如果可能,全套从日本购入,这可以减少不少麻烦。”
“行,这事我来办。”
“至于九二步兵炮,我们现有的设备完全可以生产,机器厂近期已经突破了千吨级水压机的仿制,并计划一年内生产十台一千吨以上的型水压机,到时候炮管、炮弹都不是问题。”
“吴先生,第一兵工厂的生产不能放松,十三式步枪改进后,各师反应还是不错的,短期之内我们还是要以这枪为主要武器,何况外界盯着我们,产量太低会引起怀疑,吴先生放开手脚,不用担心多了没去处,我们还要靠卖武器赚钱,其他的机枪、火炮也是一样。”赵子赟道。
“行,我会考虑的,只是还有个问题,如果两个兵工厂加上机器局都运作起来,用钢量会很大,外界倒是不用担心,麻烦的是钢铁厂是我们和德国人合资的,这产量增加,收益不增加他们会怀疑的。”
“用其他地方的收益做成假账,该给德国人的不要少,这样他们就不会提出查账。”
吴伯琴头:“也只能这样了。”
二人随后又谈了一些其他事,叶弼亮那边的通讯与雷达研制吴伯琴不太清楚,不过王卓然这边的装甲车开发和坦克设计他是知道的,除此之外,王卓然还涉及民用部分,如发电厂设备,技术已经突破,美国设备抵达后,机器厂已经开始进行试验生产,至于矿山、制革以及化工厂的一些设备早已生产出样机,就等运到各厂试验定型。
从兵器工业集团总部返回,赵子赟的心情是愉快的,这回美国运来的大批设备对他助力极大,尤其是在一些精密设备上,短期之内可能看不出什么,但他知道,最多两年,察哈尔的制造水平将极大提升,很多设备将不再依靠进口,这对未来中日战争爆发后,靠自己解决供应问题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娇儿,那行军干粮怎么样了?”赵子赟随口问道。
“已经可以生产了,我想还是把生产设备放到阳高的永兴分厂,燕经理已经安排阳高那边盖厂房,估计这个月就可以将设备运过去,王卓然那边也在加紧生产设备,到时候阳高将有四条生产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