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纷纷杂杂又一年(一)(1/4)
作品:《第三极崛起》整个三四年其实大事挺多的,察哈尔年初折腾了一把,随后进入相对平稳期,全国的热情不会为一件事持续很久,尤其对一些既成事实的事件,日本人驻兵察哈尔后还是挺配合的,没惹什么麻烦,察哈尔民众紧张了一段时间,也慢慢习惯了,商人更是如此,只要赚钱,和什么人做生意不是太重要,日本商人有特权,运送货物可不会交什么卖国捐,他们进入察哈尔后,平津的市场几乎被他们垄断。
到后来,宋哲元已经不管平绥线上的货物了,不少激进者大为失望,看来还是利益高于一切啊,什么爱国,口号而已,卖国捐反而成了不少平津实业家的催命符,没了察哈尔的原料,他们只有换地方发展一条路。看明白这些后,很多人对赵子赟也没那么敌视了。
南京依然和察哈尔不冷不热,年底时,德国人的第一批飞机运抵察哈尔,五架he-45轻型侦察机、五架aradoar66教练机,和二十架heinkelhe51双翼战斗机,若是机型,一般而已,不过赵子赟也满足了,这种东西要想得到好的,别德国人不会同意,老蒋怕第一时间扣下。
察哈尔空军司令孙仲华、飞行大队长杨相林简直欣喜若狂,当初赵子赟告诉他们有飞机了,两人不是很相信,眼见为实,后来德国人货物装船,赵子赟也没告诉他们,他也担心到了国内会不会被扣下,等飞机在德国人的特权下,经平绥铁路抵达张家口,二人才接到通知,合同中的三十架飞机到了!
快三年了,孙仲华一直守着仅有的几架老式飞机苦苦支撑,勉强培养了七八人,如今这些飞机除了他们几个老驾驶员,他都不敢让新手飞,支撑他的唯一信念就是赵子赟从来都是到做到,他相信一定会有飞机!
现在孙仲华唯一的问题是他没有那么多驾驶员!不过有教练机,这还不是他担心的事,他最头晕的是赵子赟命令他要训练出最少一百名的飞行员,察哈尔是有三十几架飞机了,可也用不了这么多飞行员啊?
随这批飞机而来的还有五架客机,以及一大批配件,直观看这配件多的有些离谱,只是外界的人都被战机吸引过去了,没多少人在意这不起眼的配件,在一个夜晚,这批配件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了飞机,机场也上了议事日程,除了张家口现有简易机场要大改造外,借着客机到来,赵子赟也趁机在张北、集宁、多伦修建了三个机场,其中张北作为空军大本营,军民兼用,其余的名义上是民用机场,反正这个年代机场不是多奢侈的设施,花不了多少钱。
依托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