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罗尔夫的麻烦事(1/4)
作品:《第三极崛起》宋万成的建议给了赵子赟很大的启发,他和二陈及几位核心人员商议后,对难民安置提出了新的设想,好在现在还是安置初期,各方都还没有明确的预案,还来得及调整。
新方案经过紧张讨论和修修改改,由省府以正式文件的方式下发各县,同时在街头巷尾张贴公告,察哈尔日报也全文发布。
这是察省省府对外公布的正式方案,受到各方关注,该方案的核心就是不搞普惠式的安置,当然,方案也不可能像宋万成说的那样,先把人分成几类,而是直接按照家庭人口来进行设置,四口之家给一个工作机会,四口以上给两个,这是一个门槛划分,先不管这家庭中是否有劳力,或者是否接受。
定下这个标准后,再根据工农商来安置,在农口,一个劳力可租用省府安置的田地四亩,至于家中如何帮忙,那就不是省府的事情了,租地分成也做了调整,省府出物资的,四六,自己购置物资的,二八,这个调整不但适用难民安置,也适用以前租用省府、县府土地的人。
工商口则由各商会和实业厅共同来完成,有技能有经验的优先,没有任何技能的等待培训后安置。
针对读过高中和大学的青年,另外开了一个口子,就是省府、县府的招考,一部分准备安置到锡省和外蒙,另外一部分交给教育厅组建临时学校,赵子赟打算在察省、锡省、外蒙等难民安置区建一些临时学校,目的是将大量的孩子统一管理,提供些吃穿的,适当教授一些基础知识,也好让有孩子的家庭能够减轻照看和抚养的负担,同时,也降低由于孩子无人看管带来的不安定因素。
林林总总内容很多,不过核心部分民众也都看明白了,察省省府不会不管他们,但这管也是有限度的,现在来到察省的小地主、小商人开始犯难,察省提供的工作他们是不可能去做的,在四处打听,确定没有其他支持他们的条文后,部分人开始想着是不是自己出钱做点什么,现在几个大县和张恒人口众多,开个铺子,饭馆什么的也是一条路,还有的不屑降低身份,占着家底还算可以,察省物价不高,盘算做个寓公。
只有一类人省府额外照顾,那就是从上海、北平来的学者教授,哪怕一时间没有什么可安置的,赵子赟还是单独拿出钱来,先养着他们。
至于住的,省府只提供简易房,说白了也就是遮个风霜雨雪,舒适那是谈不上的,不满意可以自己租或买,这个省府不管,这些房屋只要家庭中有人种地或工作,那就必须交一定象征性的租金,不能白住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