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变相科举(2/3)
作品:《扶明》隶布政使司。
赵铭对于总督东海,还是比较满意,有这个名份在,他就可以直接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做什么事情都名正言顺起来。
这次朝廷除了对赵铭的任命之外,此前赵铭举荐的人才,也被任用。
常州知府由幕僚董志宁担任,苏州知府由幕府书记王家勤担任,松江知府由幕僚屠献辰担任,各州县的知县、县丞等官吏,也都是赵铭推荐之人。
另外,陈明遇加户部侍郎官衔,出任东海左布政使,徐孚远为右布政使。加冯京第为都察院御史,出任东海按察使,戴之俊为副使。加马士鳌为东海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陈于阶为同知。
赵铭原本是举荐他们为南直隶三司官员,不过朝廷不愿意给,所以既然为赵铭特意设了个东海总督,便索性给他把班子配全。
将领方面,朝廷给爵位,便小气了很多,封了六个伯爵,不过把神策军各部的名份,确定了下来。
以王朝先为前军指挥使,王德顺为左军指挥使,王翊为右军指挥使,李忠明为中军指挥使,阮美为后军指挥,郭忠为东海水师总兵官。
其余的将领也都有升迁,不过朝廷所承认的总兵额,依然是一镇兵,只有三万多人。
各军指挥使,朝廷承认的就是一营指挥,最多五千余人,但实际上,神策五军每军至少有一万人,中军和水师都是两万多人,总计兵力共计八万人,远超过朝廷给的三万额度。
这样一来,朝廷给的编制就不够用,赵铭去要,朝廷也不会给。
不过,对此赵铭也有办法,军阀扩充军队,哪个是由朝廷同意的呢?
除了朝廷任命的军官外,赵铭直接自己任命军官,只是这批军官,不向朝廷报备,由他自己任命和升迁。
而各军指挥,在朝廷那边就是个营指挥使,但在赵铭这边则给了他们总兵官的待遇。
在使者宣完旨意后,赵铭赏赐大笔金银,使者便带着傅上瑞、谢三宾等人,离开苏州,返回湖广。
这便预示着,朝廷的势力,暂时退出江东,赵铭实际上军政一把抓,东海镇已经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
十二月初,赵铭为了进一部掌握权力,加上大批幕僚出任地方官吏,使得幕府人手不足,赵铭遂即召集钱谦益等人,商议扩大幕府之事。
明朝二百七十余年,地方行政体系,算得上比较完善。
朝廷设立东海三司后,各州府和卫所的日常事务,都能够纳入三司中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