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设置背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945章 水陆会战怀安(2/4)

作品:《三栖特种兵

的事情都不屑于刻意去追求,只要功成名就。那些东西自然会找上自己。

而功成名就,二人从来就没有怀疑过,因为他们心里有一个公式——学识才华等于功成名就。

相比顾嘉蘅。谢谦还多了一份祖传的东西,就是兵法战策,这是从他先租谢玄那里继承而来。

他很仰慕老祖宗那种谈笑用兵,强虏烟消云灭的意境。

他这种战场上的才能,如果是战争期间,也许真的能大放异彩。得到朝廷重用。

可惜,满清统治尽管遇到许多外侵内扰。却一直没有遇到生死存亡的危急。

因此,也就没有给谢谦提供发挥才智的战场。

就这样直到现在。这个比顾嘉蘅更有才华、抱负更大的全才型大好青年,就蜗居在这个富南县城,当个小知县,比顾嘉蘅还低了好几个官阶。

当官大小,才能不得发挥,这些时间长了,也就淡然了,但是有一样,他是怎么也难以接受,而且和他的一直不得升迁息息相关。

这就是贪腐。

处处都有、弥漫官场的贪腐!

在他当知县的这些年月里,经历了三个佐贰官,也就是正八品的县丞,他们无一例外,这个职位全是靠捐纳得来的;他们能力比自己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不过一年,就得到升迁,纷纷调到大县去当知县。

看到麦轲面露茫然之色,谢谦不得不给他稍加解释。

原来清代官吏的的选拔有正途有异途两种。

所谓正途,就是靠科举选拔、确定出官吏候选人的资格。

所谓异途,就是科举以外的途径确定官吏候选人的资格。

而这些异途的各种方式中,捐纳是主要的方式。

捐纳这种方式,起初实际上就是非法的卖官鬻爵,后来官府财政紧张,为了广开财路,才把这个方式合法化,归入官方允许的“异途”获的官位的渠道之一。

实际上这种方式在中国还真是源远流长,已经有了两千年历史,据史书记载,从秦始皇四年就开始了。

虽然不少朝代都用这种方法,但是使用程度高低,确是反映一个朝代政治清明与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

同时,也要看这种捐纳的方式对正途的冲击程度多强烈,而确定一个朝代的统治是清明还是昏暗。

不过,满清中枢统治机构,对这个环节还设有控制措施。

这就是对知县以上的官吏,无论是科举、捐纳,或是由荐举选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