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深耕(2/4)

作品:《轻井泽虹夕诺雅

升装的铝制易拉罐。这对于一个韩国成年人根本就不算什么,完全能够喝得下。”

石原正雄老早就知道韩国人爱喝酒,随口道:“在中国青岛,当地人还有用塑料袋装啤酒的传统习惯。”

朴艺林有一点不明白,于是就和盘托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道:“既然你要大幅度的提高凯狮啤酒和海特啤酒的年产量,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去中国建厂呢?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大大地降低土地成本,建造成本等等,而且还能够降低一系列的各种生产成本。不管怎么说,中国的人工成本是远远地低于韩国的人工成本。

中国大陆在2001年加入之后,外资进入中国大陆的酒类市场,特别是啤酒这一行是没有任何限制。

要不然,被誉为中国最早啤酒品牌的哈尔滨啤酒也就不会被百威英博给全资收购,从而成为了一家24金的外资企业。”

石原正雄笑着意味深长道:“从地理位置上面而言,韩国距离中国大陆非但不远,而且还挺近。

说的极端些,这把啤酒工厂建在韩国和建在中国大陆也并没有太大的一个实质性的区别。在啤酒的进口关税上面,并不高。

一旦中日韩在今后的自由贸易区得以成功建立,那就是零关税,等同于国内流通一样。

虽然中国大陆方面的土地成本,建设成本等是要低不少,但是相关的税收可就比韩国还要高。中国大陆政府不再像过去引进外资一样无条件的减免外企的税收。

这还能够获取到中国大陆政府减免税收的外资企业,要么是属于高精尖的范畴,要么就是属于他们技术的短板行业。

啤酒,还是工业拉格啤酒,能够有多大一个技术含量?就算没有我们的进入,百威,嘉士伯,喜力……早就在二,三十年前是布局中国大陆了。

中国大陆市场上面的五大啤酒巨头,华润雪花啤酒,青岛啤酒,百威啤酒,嘉士伯啤酒,燕京啤酒。

轻井泽集团也就只是拥有青岛啤酒这一家20%的股份,完全就形不成实质性控股,而是一种战略性的合作。

无论百威啤酒,还是嘉士伯啤酒,喜力啤酒,朝日啤酒,麒麟啤酒这些成名已久的外资啤酒品牌,也早已经在中国进行了一个本土化生产。

工业拉格啤酒只是成为了中国人餐桌上面的一种佐餐酒,一种普罗大众社交的工具酒。

全然就不会像西方人一样老早就养成了可以独自一个人喝着啤酒,吃着薯片的坐在电视机前面看节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