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平均分(1/4)
作品:《乱清》小皇帝,小皇帝。
以小皇帝为“黄雀”的念头,关卓凡很早就有,但是,“黄雀行动”之类的计划,只是他对待小皇帝的诸多选项之一,且排位并不靠前。这一选项的排位逐步前移,最终成为第一和唯一选项并付诸实施,是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
刚开始的时候,关卓凡对待小皇帝的基本方针,是“观察、了解、影响、控制”。
他要看一看,这个小皇帝,和历史资料中的那个早崩的穆宗皇帝,是否能够对的上号,有没有改变的可能?
当然,是按照关卓凡的想法、符合关卓凡的利益的改变。
为此,他毛遂自荐,入直弘德殿,做了小皇帝“洋务、兵事”功课的师傅。
不过,入直弘德殿,更直接和更重要的目的,还不是“观察、了解、影响、控制”小皇帝,而是以下两个:
其一,为自己上多一道保险。
清朝对于储君和皇子的教育的重视,大约是中国历朝历代之冠,因此,在清朝的政治中,帝师的地位,超然而崇高,某种意义上,帝师的资历,算是一种“丹书铁劵”、“免死金牌”,这一din,到了清朝的中后期,表现得尤其明显。
祺祥政变时,顾命八大臣中的杜翰,是肃顺集团的谋主,打压两宫和恭王的谋划,大多出于其手,慈禧和恭王,衔之次骨。本来,除了肃顺,他们第二个欲杀之而后快的。就是杜翰。可是。因为杜翰的父亲是文宗的师傅杜受田。不但不好杀他,还不好给予过重的处分,法司“议革职戍新疆”,但“诏原之,褫职,免其发遣”。
就是说,从拘留所出来就直接回家了,一天正经的牢也没坐过。
杜翰本人并非帝师。不过是帝师的儿子,就占了偌大的便宜,恭王和慈禧,宁肯去杀载垣和端华这两个铁帽子王,也不来动他。
如果本人就是帝师,待遇就更好一些了。
翁同龢是光绪新政的核心人物,康、梁等人的大后台。戊戌变法,新旧矛盾激↘ding↘din↘小↘说,.2v3.o£< s="arn:2 0 2 0">s_();化,维新派欲铤而走险,不利于慈禧。袁世凯出首,慈禧发动政变。恢复训政,幽禁德宗,杀六君子,但翁师傅的处分,不过是“革职,永不叙用”,而且,在其逝世五年后的宣统元年,诏复原官,追谥文恭。
宦海沉浮,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更何况关卓凡做的,改革也好,权争也罢,都会遭遇力道极为猛烈的反抗,有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